2022
09-18
10:58
来源
江海晚报
用9个多月的时间每天打3份工,攒了8万多块钱,把之前在南京开水果店时欠的8万多元会员卡充值费全部还清,这是如皋小伙陈伟“恪守信义、跨城还债”的暖心故事。他完美诠释了何为诚信,也因此获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
9月上旬,陈伟再次组织“好人如灯”公益团队成员驱车2800多公里,开启了长达6天的“好人如灯”公益行走进大凉山活动,为大凉山的孩子们送去价值约10万元的爱心物资。
重拾梦想,践行向上向善初心
陈伟回到老家如皋后,重新找到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方向。8月5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陈伟当选诚实守信好人。在家乡努力打拼的同时,他牵头组建了一个“好人如灯”公益团队,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帮助。
“好人如灯”公益行首场活动,陈伟带着他的发小陈兴东一起去往东陈镇,为15名困难学生送上了“开学大礼包”。
陈伟最早走上公益之路,是在2020年年初。那时候,陈伟还在南京市栖霞区经营着一家名叫“橙果园”的水果店。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陈伟的水果店生意一落千丈,可即便如此,怀揣公益梦想的陈伟得知疫情期间防疫物资紧缺,还是自掏腰包采购了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捐赠到南京市栖霞区疾控中心。
对于陈伟来说,发起“好人如灯”公益行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他对公益的一种期许——点亮一盏灯,照亮前行路。“其实,欠债还钱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陈伟说,他自己也没想到,只是做了一件他该做的事,竟然能获评“中国好人”,“既然这样,我就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才能无愧于‘好人’二字。”
好人如灯,凝聚四面八方爱心
“老朋友杨总采购了一批书包、文具等物资,委托我捐赠给需要的人。现在朋友圈进行公示,欢迎有需要的人或单位跟我联系。也希望朋友圈的各位人士帮我转发,爱心接力……”8月中旬,陈伟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条“物资捐赠”征集令。经过几天的“发酵”,征集令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如皋“阿仲美业”理发店老板仲建军与陈伟取得联系。
2016年,仲建军出资28万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俄尔镇解放村兴建了一所“阿仲”希望小学,学校现有学生近200名。经过对接,陈伟发布了“好人如灯”公益行走进大凉山活动方案,很快就募集到书包、文具、长寿食品、台灯等价值约10万元的爱心物资。
大凉山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藏彝走廊”的节点、千年茶马古道的主要途经地,但同时也是一片经济欠发达地带,闭塞的交通不但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阻碍了教育的进步。此情此景,更加坚定了“好人如灯”公益团队一行人走进大凉山的决心。
9月3日,“好人如灯”公益团队一行人从如皋启程,历时三天两夜,横跨安徽、湖北、湖南、贵州、云南5省,车程将近2800公里,于5日晚抵达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
跋山涉水,传递大爱如皋诚心
经过一天的休息整顿,7日上午,“好人如灯”公益团队一行人从昭觉县城出发,驱车前往俄尔镇解放村“阿仲”希望小学。50公里左右的路程,不知道在山里绕了多少个弯,终于在两个小时后到达“阿仲”希望小学。
公益团队成员杨锐在南京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因为对大凉山有着很深的感情,所以当杨锐听说老朋友陈伟发起了“好人如灯”公益行走进大凉山活动,他第一时间加入了“好人如灯”公益团队,并采购了200套“文具大礼包”和200瓶蜂蜜等爱心物资,捐赠给“阿仲”希望小学的孩子们。
公益团队成员平正建经营着一家长寿食品厂,他在媒体报道中得知“中国好人”陈伟发起成立了“好人如灯”公益团队,主动与陈伟进行对接,表示愿意和陈伟一道投身公益事业。
在如皋做橱柜生意的单志杰,是陈伟的发小,这次公益行,他为大凉山的孩子们购置了200盏台灯。
公益行,就是要行走在公益之路的“最后一公里”,把关怀与温暖送到困境人群的心坎上。8日,“好人如灯”公益团队一行人实地走访住在大凉山深处的困难学生家庭,山高路远结亲戚,与彝族孩子度过了一个别样的中秋佳节。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深山老林里艰难跋涉一个多小时后,“好人如灯”公益团队一行人来到一户地处半山腰的五口之家。
眼前的这个小女孩名叫阿吉木机花,今年13岁,由于妈妈常年在外打工,阿吉木机花不仅要照料年迈的爷爷,还要照顾3个年幼的弟弟妹妹,这使她过早地承担了同龄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在阿吉木机花家的小院子内,公益团队一行人和这个彝族家庭拉家常,聊人生,谈理想,共度中秋佳节,并为这个彝族家庭送上了慰问金。
“既然被评为‘中国好人’,就要做些好事善事,把正能量的事情传承下去。”陈伟表示,他发起“好人如灯”公益行的初衷是号召爱心人士共同点亮一盏灯,为困境人群照亮前行的路。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公益行动一直在路上。“好人如灯”公益团队将用爱心温暖爱心,让希望传递希望,在助力山区教育的道路上续写篇章。
(记者陈嘉仪 通讯员王俊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