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7-18
17:00
来源
如皋文明网
顺着蜿蜒的楼梯,步入位于江苏省如皋市如城街道农商行东皋书吧二楼的阅读沙龙区,醒目的“唐妈妈读书角”标识不禁让人驻足。“想不到这里还有这么温馨别致的小天地,她心心念念的绘本居然也在这儿给找到了!”7月3日一早带女儿前去办理业务的吴女士欣喜地说道。
点滴成景,文化润心,近年来,如城街道不断拓展文化服务业态类型。持续通过将“好人文化”“非遗文化”“融合文化”等渗透进群众点滴生活,让“文明之花”如“满天繁星”般点亮全城。
大手“牵”小手 “好人文化”可圈可点
“27年幼儿教育经历,加上一直从事妇女儿童工作的缘故,我很清楚孩子们需要和喜爱什么样的书籍,我也特别乐于为他们做点什么……”6月27日,“唐晓梅好人工作室”正式在如城街道孔庙社区“落户”,唐晓梅“落户”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和街道妇联、社区及农商行合计,打造了小而温馨的“唐妈妈书角”。这些益智类、科普类、亲子类等绘本书籍,均是“唐妈妈”精心整理、选购,并亲自上架的。用实际行动促进儿童成长,为“书香城市”建设助力。
其实,“唐妈妈读书角”只是如城街道践行“点滴文化”的一个生动缩影。街道积极打造好人长廊、“好人工作室”等文化阵地,深入社区、广场、学校、幼儿园,开展好人“礼遇”、好人事迹宣讲宣传等文化活动,在未成年人儿童心中根植“好人文化”,向全社会倡导“德善”文明。
线上+线下,“非遗传承”有声有色
“一提一拔、一勾一挑、一闪一摇,别看在木偶师傅的手中,每个木偶都活灵活现的,然而这台上的‘一颦一笑’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6.1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街道邀请非遗技艺大师走进辖区内健康幼儿园,开展“娃娃学非遗,文化有传承”主题活动。从如皋杖头木偶的起源到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木偶的制作工艺到操作技艺,老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魅力,弘扬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来,街道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将“非遗传承人”积极纳入“护苗”宣讲队伍,先后走进村(社区)农家书屋、百姓茶馆、学校等,线上线下开展各类非遗主题宣传活动。“巧手剪纸迎元旦”“非遗护苗”“线上充‘植’”“护苗2022·绿书签行动”“非遗进书屋”“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让传统非遗文化在新时代也能展现出他独特的魅力。
特色“搭”专题,“多元活动”常态常新
当明星企业遇上“夏夜书市”,当儿童跳蚤市场与“护苗知识竞答”结合,到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2日晚6点,2022年“爱阅护苗”濠滨夏夜书市如皋分市场启动仪式在如皋万达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古风十足的音诗画、诙谐有趣的“扫黄打非”三句半,护苗绘本剧现场真人秀,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鼓掌;“喜迎二十大”儿童现场画展示、“联盟折扣”书摊、儿童跳蚤市场等,更是点“燃”整个夏夜书市,让现场市民畅享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与其单调重复地讲道理,倒不如生动有趣地举例子,用各种新颖的、多元的活动,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文化熏陶。”如城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冒妍介绍道,“今年街道组织的‘星光游乐园’集体婚礼、‘阅动e下’指尖阅读马拉松、‘吾爱吾家’大妈说疫情等主题活动,将移风易俗、全民阅读等各类专题融入特色活动中,让多元文化渗入群众生活,持续辐射周边。”
接下来,如城街道将继续擦亮“好人”品牌、延伸服务触角,挖掘特色文化,用“点滴文化”持续浸润“时代新风”,以“爱”之名让“文明”落地生根。
(徐秋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