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到挂上蛋络子吃蛋吃糕不疰夏,南通文明网 bat365在哪进_365bet体育开户官网_365bet世界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2022

        05-06

        15:46

        来源

        江海晚报

        立夏到挂上蛋络子吃蛋吃糕不疰夏

        今天迎来立夏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第一个节气。自此,气温显着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阶段。随着气候、物候的变化,民间也逐渐形成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直到现在,“吃蛋”“称人”“吃糕”等仍在老百姓中传承。


        迎夏——表达美好期待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民俗专家王宇明说。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同时,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表达期待丰收的美好寓意。


        吃蛋——盼热天不疰夏

        bat365在哪进_365bet体育开户官网_365bet世界


        “立夏吃蛋”,对于许多通城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仪式感之一。这天,孩子胸前挂的是五彩线或者绳儿结的蛋络子,里头放的是红壳子熟鸡蛋,或是青壳子的鸭蛋、鹅蛋,正应了一句俗语,“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王宇明介绍道:“疰夏,是民间的说法,症状是睡不好、肚子胀、不想吃东西、没得力气,尤其是小孩居多。”


        此外,有的人家中午还习惯吃炒蛋、涨蛋、炖蛋,以及莙荙菜。莙荙菜又叫甜菜,和白菜差不多,矮而胖、叶子厚、绿颜色,吃起来有甜味。传言莙荙菜也可以防止疰夏,人们便选择在这天将其搬上了饭桌。


        称人——寓意身体健康


        以往南通立夏还有“称人”的习惯。传说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派赵子龙把刘备的儿子阿斗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孙夫人孙尚香抚养。那天正是立夏日,吴孙夫人当着赵子龙的面给阿斗称了体重,到来年立夏再称一次看增加了多少后,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


        吃完立夏饭后,街坊邻居、男女老少围聚一团,几个大人用箩筐或者大秤开始帮小孩称分量。说的是这天称了以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也可免疰夏。王宇明表示:“其实,老百姓‘称人’还是想看看小孩在一年当中究竟重了多少,寓意身体健健康康,避免苦夏漫长。”


        吃糕——寄托美好愿景


        立夏吃糕,应时的是绿豆糕。“一般人家是吃过年时蒸的、浸在矾水里的大糕,也有的人家用晒的糕干,加上腊月二十四送灶留下来的赤豆饭锅巴和米煮成粥,用糖拌着吃,又叫‘赤豆锅巴糕干粥’。”王宇明补充道,“说是吃了它一不疰夏,二不腰疼。”


        此外,若立夏时天气晴好,会游泳的孩童还会下河洗澡,可保证夏天不生病;家庭主妇则习惯晒衣裳、晒被,防止衣裳受潮发霉。


        王宇明表示,立夏的风俗虽然各地不一,但都是为了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搞好卫生、安全入夏。民俗和民风当中包含了一定的科学性,更多的是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 


        (记者杨镇潇)


        苏ICP备09007541号-2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