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5-01
09:25
来源
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4月22日,我开始了疫情防控南通北交通查验服务第四批专班,虽然已经有过一轮专班的经验,但这次多了一个身份——“小组长”,回顾一周的组长初体验,大家在“疫”起品尝“苦与乐”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5000步,万家灯火的背后是坚守
4月23日16:00-24:00,是我们组的一个班。下午两点多,正准备乘班车前往卡口,突然接到通知说:“南通北每班再加12个人,从现在开始上岗。”我一听,心里盘算了下,原先的9个加上新增的12个,一下子要“管”21个人,这该怎么弄啊?“不要慌,科学合理分工,严格查验标准,能行的。”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
到达“主战场”集合后,上一班的组长沈朝晖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讲解了最新的查验标准和注意事项。交接班完毕,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人员分组,临时通知新增的12个人已经在岗,加之大家都穿着大白,根本认不出来谁是谁。先把上一班的其他人换下来,随即把剩下的9个人分配至7个检查点,并在每个“大白”背后写上了车道和点位编号以便进行区分。鉴于很多志愿者是第一次参加车辆查验工作,我开启了“暴走”模式,穿梭在7个点位,“传授”车辆查验工作经验,及时协调解决“疑难杂症”情况。紧张忙碌的8个小时下来,才发现自己已经走了25000步。回到酒店后,为了确保后面班次忙而不乱,我立即把志愿者名单找出来,根据单位和年龄情况进行了分组,并制作成表格发给大家,确保运转高效有序。忙完之后,住在50楼的我起身走向窗前,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
同甘共苦,“疫”起吃苦最幸福
随着运输通道的逐渐打通,货运物流的逐渐顺畅,南通北作为崇川主城区货车专用出口,每天的车流量从之前的不到2000猛涨至3000+。“请出示行程码、苏康码、核酸报告、电子通行证……”这样的话大家每天要重复无数遍。期间,市协调指导组的关心指导;点位长的统筹协调和后勤保障;支队包干领导钱超、治超办倪祥宝贴心的“保姆式”服务;来自港航中心的许丽华,作为参加车辆查验的唯一一个女同志,她“巾帼不让须眉”;公交集团的平小卫、杨建成、陶然等志愿者们不管老少,埋头苦干,遇到车流量大需要增加点位时,也都主动补上;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的龚清宇、水务集团的黄剑、周剑均、支队的成单等80后成为主力军;公交集团的梁新华、姚晨还抽空拿出相机为大家记录下忙碌的奋斗身影;核酸采样点的丁晓梅、朱雪峰、陈诺在另外一个战场奋战着。7天的并肩作战,我们一起品尝过骄阳,经历过暴雨,从忙乱到有序,从素不相识到团结一心,苦中作乐,那是“疫”起吃苦的独特幸福感。
物畅其流,让货车司机“跑起来”
高速卡口是“外防输入”的重要防线,也是保障物流畅通的关键环节。货车作为交通大动脉的“红细胞”,运输的是居民急需的生活物资,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原材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提高查验效率,提升通行速度,南通北查验点“火力全开”,同时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以及低风险地区车辆进行分级管控,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切实打通物流堵点,确保货车跑起来,货运通起来。一个货车师傅说到:“以前下高速要排好几个小时队,现在进行了分类管理,下高速基本一路无阻。”
通行有速度,防疫同样也有温度。4月27日晚10点左右,一辆小轿车突然停在了查验点附近,经了解,他的朋友是一位货车司机,本来装的蔬菜从小海出口下,但车上老婆突然肚子疼,上吐下泻,急需送往医院,希望能够从南通北把人接到医院去。我当即将相关情况向值班的点位长报告,经同意,查验两码及核酸报告后,车主及时将病人送至医院。面对货车司机的实际困难,市委组织部、市交通运输局、崇川区政府联合开展“战疫通行 一路有爱”货车司机关爱行动,一份份“爱心礼包”的发放,一句句真心的感谢,汇聚成春日里的暖阳。同时,交通防控组坚持以人为本,为货车司机提供了核酸免费检测、车辆免费停放等一系列暖心服务,让他们行得顺畅、停得舒畅。
本轮专班虽已结束,“疫”起吃过的苦必将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惟愿“疫”去不复返,共聚灯火阑珊处。
(文陆振君 图姚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