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4-27
10:05
来源
江海晚报
3月下旬以来,南通高速出口疫情防控力量“吃紧”,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一线。4月16日至4月22日,市交通运输局局机关的7名党员志愿者参加了第三批“7+3”高速卡口疫情防控专班。在“疫”线坚守中锤炼作风,在岗位奉献中提高能力。他们,与广大党员干部们一起,继续发挥着新时代交通人的光和热。
樱花美,生活更美
5月将至,高速出口樱花烂漫。4月16日,在G15开发区出口值守的马立学拍下路边樱花美照,充满信心地说了句:“相信疫情过后,生活会更美好。”
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美,要有坚定的信心、发现美的眼睛。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基础设施处的马立学、科技信息处的李雨霏同属机关第六党支部,在入境人员转运工作最繁重的时候,他们先后接替去了昆山一线。而这一次,他们身着白衣、并肩作战,开始了此轮值守“第一棒”。
一线没有彩排,场场都是实战
17日,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客运管理处的苏冬冬、综合运输处的刘镇再上“战场”,开始新一轮疫情防控的“守关”任务。2020年3月,他们都曾作为南通市驻南京空港涉外防控工作专班一员,在战“疫”一线,参与境外返通人员的转运工作。
17日凌晨开始,G15竹行高速出口车道全开,苏冬冬从满身疲惫的刘镇手里捧过了“接力棒”。苏冬冬所在组的4人开启了全员奋战、满负荷运转模式,一直到次日早晨8时许,才卸下一身的疲惫,返回专班宿舍休息。正如苏冬冬执勤日记中写的:“一线没有彩排重来,场场都要严阵以待。”
电话铃声,纷至沓来
交通人冲上了防疫一线,但手里的工作不能丢掉,驻地房间里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作为7人中年龄最长的“老将”,市交通运输局港口处的曹德仁精气神丝毫不输于年轻人。18日,执勤回来后,他顾不上休息,继续在驻地处理工作:手机信息响个不停,文件需要印发寄出,数据需要统计汇总,业务工作需要跟踪督办……疫情防控马虎不得,主责主业也丝毫不能放松,在忙完手头所有的事情后,老曹这才舍得眯上一会儿。
“疫”线,总有他的身影
20日清晨5时不到,马立学已经醒来了,关注防疫信息,处理手中文件,安排一天工作。他经常讲:“防疫的事,既是大家的事,更是每个人的事。”作为交通重大项目安全部门负责人,无论是抓工程防疫,还是志愿活动,他不缺席,也不缺位。在卡口,他摸索了“查验六环节,防护六重点”,反复提醒和“监督”战友们做好防护、消杀。
夜空中,踮起脚尖的“铿锵玫瑰”
21日,作为一名“女战士”,市交通运输局生态环保处的韩韶英继续着第二个大夜班的挑战。去卡口的路上,道路上空无一人,黑夜寂静无边,万家灯火闪烁着温暖的光芒。穿好防护服,查验、提醒、登记、指引,信念和使命激励她战胜疲劳、赶走倦意;虽然全身湿透、喉咙嘶哑,但看到一辆辆车辆顺利通过,她的心中都是甜。
快一点,再快一点
22日晚8时,在G15竹行高速卡口,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宣传处的施华敏和她的“战友”——来自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施程龙,都还没顾得上吃晚饭。他们穿着密闭的防护服,已经连续奋战4个小时。防控措施的优化,查验速度的加快,流通车辆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让更多的货车尽快通过出口,他们不换班、不休息,连续作战,这不仅是对体能的考验,更是对毅力和意志的挑战, 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大家都在咬牙坚持。
“快一点!再快一点;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我们是‘外防输入’最前线,我们查验严格一些,家乡人民就能安全一些;我们工作节奏再快一些,物流就能畅通一些,南通的经济发展就能更好一些。”……“疫”线守初心、担使命,这是广大交通党员志愿者共同的心声!
(记者彭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