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杨立娟,女,1957年出生,原南通市海门区麒麟镇人大主席,现任海门区常乐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自2012年退休后便从事大调解工作,多年如一日地以“热心、耐心、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帮助处理群众矛盾纠纷,被身边群众亲切地称呼为“杨大姐”。
发挥余热,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儿
杨立娟自2012年从事调解工作以来,一直积极主动地工作,不论群众间矛盾纠纷的大小,只要群众有需要,她都尽心尽责地去处理,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了一场又一场纠纷,还百姓生活一个安宁。不管来寻求帮助的这个人反映什么问题,进门道一句“你好”,冬天倒一杯热水,夏天倒一杯凉开水,年纪大的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年纪相仿的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年纪轻的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这是杨立娟坚持不懈在做的事儿。
关爱少年,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放在心上
常乐镇“杨大姐工作站”自成立以来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拥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在全镇百姓心中有很高的社会威望。杨立娟还担任常乐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一职,推进政法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规范化、实效化,夯实政法关工基层基础。她积极动员政法关工工作站的政法系统老同志,参与青少年禁毒教育、心理成长疏导教育、贫困家庭关爱帮助等工作,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等方面积极作为,为常乐镇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2020年杨立娟通过与学校的共同努力,成功劝说一名厌学的青少年重返校园。
民情日记,矛盾调解讲真情、有技巧
在杨立娟的办公桌上,一叠厚厚的大调解记录本格外显眼。一共有十多本,每一本都足足有2厘米厚。翻开最新的一本,是从2021年12月22日到2022年2月的,短短两个多月,笔记已经过半,里面密密麻麻记载了所调解的事情以及调解经过、结果。与其说是大调解记录本,更像是一本本民情日记本,深深体现了她处理矛盾纠纷时的真情与公正。
她还总结出了矛盾纠纷的五字调解法,即“明、细、精、准、公”。此外,什么时候该“面对面”谈,什么时候要“背对背”谈,也是技巧,很关键。“面对面”即把双方当事人叫到一起,就纠纷的事情开诚布公,当面协商、当面调解。如若当面调解不能达成协议,或是双方矛盾已深,当面调解解决不了,甚至可能发生争吵,情况继续恶化,那就需要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把双方分开,分别单独找双方谈话,了解双方纠纷症结所在,最终想达到什么目的,同时根据纠纷情况,给予双方建议、劝告,该讲法律的时候讲法律,该讲人情的时候讲人情,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分析得失。最后,在双方心理需求差距不大的时候,再把当事人双方叫在一起“面对面”调解,杨大姐从中撮合、沟通,最终达成和解。
青蓝结对,“传帮带”将问题化解在最基层
调解调出了真情、调出了方法、调出了成效后,为了能带动更多的基层调解员做好大调解工作,2017年“杨大姐工作站”成立了。“有问题,找大姐”,通过跟老百姓“说句心里话”和“调解+志愿服务”“调解+心理咨询”“调解+法律宣传”等模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化解矛盾纠纷。杨大姐工作站从当初一人单打独斗,到如今已经实现全镇各村居“杨大姐工作室”全覆盖,村里有志于矛盾调解工作的退休党员、在职村干部等,由杨立娟不定期开设讲堂进行经验推广,或者现场教学。工作室成员已经发展至包括退休党员、在职村干部等在内的12支队伍、近50人,形成预防、发现、处置矛盾纠纷工作合力,为政府与百姓架起了“连心桥”。工作站成立以来,先后参与调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800多起,重大矛盾纠纷、复杂疑难矛盾90余起,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
杨立娟在调解岗位上默默耕耘,成了群众身边的贴心人,不仅总结出了紧贴基层实际的调解方法,还带动年轻一代更好从事大调解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退休不退岗、退休不褪色”的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