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没有等到春暖花开,却等来了疫情的“倒春寒”。防疫宣传、数据排查、敲门行动……面对疫情,无数的防疫工作瞬间开启,在焦头烂额之际,朝阳社区“时代朝阳”的志愿者们纷纷挺身而出,用他们的点滴志愿服务,汇聚成党群同行的强大力量。
没事,有我!
“有没有人在家,疫情防控登记啦!”69岁的陆阿姨嗓门响彻小区。为准确摸排辖区内的外来人员,筑牢本社区的防疫墙,“时代朝阳”的志愿者们踊跃报名“微网格员”,积极协助入户排查,陆阿姨就是其中一名。“陆阿姨,你现在不住在花行桥新村了,要不你就少跑两栋楼吧。”社区工作人员劝说道。“没事的,这边我住了40多年了,情况我熟悉,你都分给我,你们时间紧,来不及的。”陆阿姨“不听劝说”,坚持参与。一层、两层、三层……没有电梯的老小区全靠“爬楼”,最高的有六层,最低也有三层,一栋楼跑下来,年迈的陆阿姨往往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下午五点多,当陆阿姨来交当天的表格时,听到花行桥新村另一个片区的网格长正在苦恼:“怎么办,还有好几栋楼,明天来不及报数据了。” 她连忙赶过去询问情况,说道:“没事,有我在!我帮你。”一栋、两栋、三栋……连续两天,跑到晚上六点多,陆阿姨共协助排查登记花行桥新村7栋楼,累计登记住户100余户,大大减轻了社区的工作压力。现在,陆阿姨又主动担当花行桥点位的值守志愿者,坚守在防疫卡口第一线……春天的气候变化多端,突然间就狂风大作、大雨滂沱,正在点位值守的陆阿姨依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测温、查码,没有丝毫懈怠。路过的邻居看到都劝道:“老陆,你这把年纪,干嘛这么拼命,赶紧回家歇歇吧。”“你这老胳膊老腿可别冻着了,不划算。”陆阿姨却笑笑说:“多出来活动活动,身体才会更好!更何况,这也是我的家,我现在还有能力为我们这个“大家”贡献一份力量,我觉得很有意义,很值得!”
小喇叭,响起来!
“非必要不离通……坚持做好疫情防控三件套……”小喇叭、红马甲、自行车,这是“时代朝阳”志愿者老洪的“标配”。疫情形势一开始严峻,老洪总是第一时间主动拿起小喇叭,骑着自行车开始在小区里逐栋逐栋的宣传,遇到人就提醒“戴口罩,注意防护”。作为社区阅报栏的守护者,防疫期间,他也坚持每天将报刊和政府网站上最新的疫情信息整理收集后,发布在社区各个网格群,提醒各位居民注意防护。点位值守期间,他更是精心收集了各个城市的车牌号代码,发布到社区志愿者微信群,便于各点位志愿者查验往来车辆。老洪居住的物资新村小区里老年居民较多,为了方便这些老年人收发快递,老洪主动将自家楼下的车库作为“临时驿站”,代为管理,防疫期间,他更是主动将快递多次消毒,保障邻里的安全。疫情防控“敲门行动”时,为了等到晚归的住户,74岁的他一直站在楼下张望,直到晚上九点多逐门逐户全部摸排登记到位,确保没有外来人员,才放心回到家中,而第二天一大早又赶到点位协助值守……从早到晚,老洪总是忙不停歇。“老洪真是大好人啊!”“老洪真是一个好党员、好邻居”“有这样的邻居真的是我们的福气”……邻里对老洪的赞扬声此起彼伏,老洪的老伴却略有“微词”,“他呀,总忙着外面的活,家里的活都是我做。”老洪呢,却总是憨憨地笑,说道:“我们生在雷锋的年代,雷锋精神早就深深地印在我们的骨子里,我做的事情真的没有什么……”
像陆阿姨,老洪这样的“时代朝阳”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齐心参与抗疫,合力守护家园。一个个志愿者的微光小故事,汇聚了温暖,吹散了春寒,他们用行动汇聚起平凡的力量,让朝阳社区“疫”往无前。他们冲在疫情防控一线,凝聚起榜样的力量,感染着身边的人自觉遵守防疫规则,主动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共同织牢织密金沙疫情防护网。
(通州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