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在海安市曲塘镇,有这样一个人不顾严寒,带领一支团队,整天奔波在低保、五保、空巢、残疾、优抚对象等老人家庭,开展各类助老帮扶活动,给一群特别的人送去不一样的温暖!她就是江苏省第三届百佳孝星、南通市劳动模范、曲塘镇居家养老服务站站长薛建。
年近六旬的薛建,原为曲塘镇敬老院院长,退休后,又乐于挑起曲塘镇居家养老服务站站长、曲塘镇助老志愿服务队队长的重担。从敬老院院长到居家养老服务站站长、助老志愿服务队队长,变化的是名称、是角色,始终不变的是她那“敬老助老”的真情与坚守!为让广大老年人乐享幸福晚年,她20多年如一日,无私奉献,倾心服务老人,敬老助老,一直在路上。
服从安排当院长 做亮人民满意的敬老院
2000年,薛建放弃了令人羡慕的镇民政会计工作,服从组织安排,到曲塘镇敬老院担任院长。在她的努力下,曲塘镇敬老院经历了一次搬迁、两次合并、三次扩建和改建,由最初的占地5亩,固定资产50万元,发展到现在占地25亩,固定资产600多万元,供养对象由最初的35人增加到200余人,成为全市首家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在她的带领下,曲塘镇敬老院硬件建设年年上台阶,内部管理层层有制度,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保供养先进集体、省市文明敬老院。
情系老人做护工 乐当孤老称道的贴心女
在曲塘镇敬老院期间,老人们都亲切地称薛建为“五保老人的贴心女”。她把敬老院当做自己的家,把老人当做自己的父母,用责任和爱心温暖着老人们。从当院长的第一天起,她就立下誓言:一定要让敬老院的每一位老人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她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只要走进曲塘镇敬老院,人们经常会看到薛建牵着失明的老人上厕所,为生病的老人端茶送饭,为卧床的老人洗床单倒便盂,为腿疾的老人推轮椅,为失去知觉的老太太梳头洗脸……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2010年6月,83岁的院民吴根福因高烧不退,咳个不停,经疾控中心诊断为严重的开放性结核病,传染性强,薛建当即把老人送到人民医院传染科。在20多天住院时间里薛建跑了十多趟给他送去吃的,拿回脏衣服清洗,7月初,因老人的病情无法好转,医院通知出院回到敬老院时,老人已骨瘦如材,吃喝拉撒全都在床上,可薛建从没嫌弃他,一天两次给他擦身子换衣服,想吃什么,院里没有的到家里拿,家里没有的到市场上买,就这样让老人生命又延续了两个月。老人临终前跟其表弟倪元兴说我满足了,没有敬老院没有薛院长,我早就死了。
退而不休发余热 挑起群众信任的新重担
2019年4月,薛建从曲塘镇敬老院退休后,又挑起曲塘镇居家养老服务站站长、曲塘镇助老志愿服务队队长的重担,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敬老助老服务工作。
曲塘镇居家养老服务站成立之初,工作人员就只有她一人,服务对象为全镇3500名60周岁以上的低保、五保、独居、空巢、老兵、重点优抚对象、90以上高䶖老人。服务内容包括家庭保洁、起居照料、换季整理、生活维修、洗晒衣被、买菜做饭、购物配药、陪同救医、洗头理发、精神陪护等十大项目。按要求每村至少要配备一名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的助老员从事上门服务工作。为尽快全面开展工作,她走村串户,从已退休的村妇女主任和从敬老院已退休的工作人员中请出了几名愿意吃苦,不计报酬的党员同志担任各自所在村的助老员,然后以点带面两个月之内就配齐了辖区内26个行政村居的31名助老员,这支队伍中党员就有14人,成为在全市第一个100%服务人员全幅盖的区镇。为了有效提升上门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她还定期不定期的召开助老员例会,对业务进行培训,将服务的要求和老人的需求相结合。到2021年12月底,该镇的服务对象已发展到8000人以上。
率先垂范带好头 提升助老服务的满意度
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站站长,薛建处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助老员,提升助老服务的满意度。
2020年4月初,薛建和助老员陈桂兰按惯例走访大陈庄村24组高龄老人吴金凤。老人今年90多岁了,是一位失能老人,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儿媳吴萍50多岁,因中风瘫痪在床。他们在照看完老人后,顺便看望了病床上的吴萍。细心的薛建发觉吴萍面色难看,仔细查看才发现,吴萍因躺在床上时间长未能经常翻身,腰背生出了严重的褥疮。薛建和陈桂兰二话不说,烧上热水帮她清理创面,并换上了干净的衣物,买来药膏帮她仔细上药。随后几天,又帮助吴萍安装了气垫床,常来陪她聊天,做好心理疏导,不久吴萍的褥疮痊愈了,身体状况也好转了不少。看着身体日日康健的妻子,老人的儿子逢人便夸: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制度好!
照顾老人20多年的薛建,退休后理应在家好好享享清福,可她为何还要继续操这份心,受这份苦?每每人们问起她这事时,她总是笑着说:“我舍不得这些老人,多看看他们,帮帮他们,陪陪他们,他们开心,我就打心底里高兴!”在薛建眼里,老人的事就是她自己的事,也许正是这份简单的初心,让她在敬老助老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